粉體混合的原理
行業(yè)新聞 2022-10-13 | 瀏覽數(shù):253
粉體混合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組分在干燥狀態(tài)下或少量液體存在下,在外力作用下混合,使其不均勻性不斷下降的過程。所謂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分,可以是不同的物質(zhì),也可以是同一種物質(zhì),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,如不同的含水量、不同的粒徑、不同的顏色等等。
粉體混合是一個復雜的隨機過程,混合質(zhì)量的評價和確定方法一直是困擾人們的棘手問題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靠人的五官判斷混合均勻性的日子已經(jīng)過去了。用科學的、定量的形式來判斷混合均勻性,就是對粉體混合的定量分析。要實現(xiàn)定量分析,必須有取樣、測試、統(tǒng)計分析(數(shù)據(jù)處理)幾個過程,才能獲得單一數(shù)值來表示混合物的均勻性。
粉體混合的原理:在粉體混合過程中,通常根據(jù)粉體顆粒在混合器中的運動狀態(tài),混合原理可分為三種:對流混合;剪切;擴散。
1.對流混合
對流是指不同組分的固體顆粒在攪拌器的作用下,在來回流動的過程中,發(fā)生大幅度的運動和混合。
2、剪切混合
剪切是指由于不同組分的固體顆粒運動速度不同,在粉末中會形成許多滑移面,每個滑移面會相對滑動,像薄層流體一樣混合。
3.擴散式混合
擴散是指微觀狀態(tài)下兩個相鄰粒子之間的局部混合。由于相鄰顆粒之間位置的變化,會造成粉末顆粒相互滲透混合。擴散混合過程可以使物料達到全部均勻的混合程度。
在整個粉體混合過程中,初始階段主要是對流混合,其特點是混合速度快。中期以擴散和混合為主;剪切在所有混合過程中都起作用。